为什么1993年的时候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表暴跌??

2024-05-18 14:50

1. 为什么1993年的时候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表暴跌??

1993年以前,特别是1990年以前,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4.4到5.4,但是没有“本事”的人按这个汇率是换不到美元的,黑市美元的汇率是8到10人民币比1美元。那些能搞到美元的人活得比较滋润(按那个时候的标准)。
1993到1996高盛GSDEER模型对人民币的估值为什么从5.5涨到了8.3?
因为1993年到1996年这3,4年中国通货膨胀很厉害,人民币的购买力不行了,人民币不值钱了,3,4间年人民币购买力下降了不止50%。但是那个时候人民币的存款利率高,最高的时候高到12%到18%,老百姓的存款加上利息后,3,4年也有30%以上的利息收入,所以加上利息收入的老百姓的存款,购买力基本保住了。
 
1994年汇率改革,把人民币官方汇率一下子从5.5贬值到8.7.黑市无钱可赚,美元外汇黑市基本消失。
1994年到1996年,人民币处于超贬状态,即一美元其实只能换7.7美元左右,却让进来投资的外商换8.3人民币,外商自然大举进入,涌入中国买土地,开厂,国内的外贸经济大发展,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这给东南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东南亚的货币那个时候应该贬值。如果他们的货币那个时候是浮动了,该贬值的时候就由市场去贬值,那么1997,1998年就不会受那么大冲击。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东南亚国家都没有贬值呢?因为贬值后,他们进口的东西按本国货币算,会涨价,涨价就必须想办法控制通货膨胀,就要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一紧缩,经济下滑了,政绩没有了。所以他们那个时候在zz上做贬值的决定不容易。
      
1997年,东南亚金融经济危机,人民币按高盛GSDEER模型算也该贬值到8.6,8.7,但是因为人民币压力不太大,也为稳定东南亚经济,人民币没有贬值。另一方面,东南亚一片zz动荡,人民币即使高估了一点,但起码有稳定zz环境,所以这段时期,人民币现实中得益于东南亚危机,中国不但得到了很多外资投资,外资进来兑换人民币,中国不但不像95,96年那么“吃亏”(本该给他7.7人民币的,却给了8.3人民币),反倒占了些便宜(他们本该换8.6人民币,却只能换8.3人民币,因为东南亚动荡,只能投资到大陆)。
2000年以后,人民币官方汇率高于高盛GSDEER估值,中国出口迅猛增长。
2004年写“大排面离30元一碗还有多远”的作者是很牛的。 
2005年7月人民币开始升值后,你看那个时期,两条线的差距,那就是巨大的套利空间。今天中国的土地超级值钱,与2005年7月到2007年12月间,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均衡汇率差距巨大这一点,有很大关系。这两年半的汇率差,造成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悲欢故事。今天2010年为什么是这样的经济情况,已经以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经济的走势,都源于2005年7月到2007年12月。2005年7月到2007年12月,中国的股市,楼市发生了什么?中国的货币供应情况发生了什么?
 
2008年以后,只要把外汇汇入中国兑换人民币就能赚钱的时代过去了。
2009年以后,人民币已经不再怎么低估了。
2010年3月,人民币的GSDEER估值在6.65左右。
2010年6月3日,人民币的GSDEER估值在6.93左右。(因为那个时候美元值钱)
2010年9月23日,在新加坡人民币NDF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越6.65.
至此,人民币对美元单向升值过程基本结束。以后就是双向浮动了。

为什么1993年的时候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表暴跌??

2. 求94年汇率改革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如题 谢谢了

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变动直接与基础货币的投放相连接。 目前的汇率形成机制是由企业结售汇、银行外汇结算头寸限额和中央银行市场干预三位一体构成的。94年后,对于经常项目的管制逐步放松,并将于96年底前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同时对于企业实行了强制结售汇制,企业持有的外汇资产的比例下降;商业银行由于受到外汇结售汇头寸限额的限制和企业结售汇的影响,减少了外汇资金来源。由于企业与商业银行缺乏在外汇资产上的调节能力,而中央银行为了将汇率稳定在目标水平上,当外汇供大于求时,就必须以托盘性买入美元方式投放基础货币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汇率。目前,中央银行实际上采用了钉住名义汇率的政策,为了实现这一政策,央行频繁干预外汇市场;而这一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防止汇率波动对外贸的冲击和稳定物价。94年的外汇改革是宏观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消除了多重汇率的弊端,推动了我国出口连续两年的高速增长,促进了金融和物价的稳定。但是,94年以来,随着经济中许多条件的变化,汇率政策的效果也开始有所不同。在这些变化的条件中,重要的有:①经济开放程度和对外依存度的提高;②人民币可兑换性在逐步提高;③国内外利率差别加大;④国外资本流入增多。由于上述条件的变化,使得目前以钉住名义汇率的政策,越来越难以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二 、钉住汇率制与国际收支平衡1、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目前,钉住名义汇率的首要政策目标是保证出口能力。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确定为8.7元。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干预的直接目的是将汇率稳定在这一水平上下。94年以来,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大幅度增加的主要效果是稳定了名义汇率。 但是,决定出口能力的不是名义汇率,而是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汇率的贬值将改变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比例,促使出口的增加,而实际汇率的升值将导致出口能力的下降。 所谓实际汇率是指扣除国内外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水平;而有效汇率是指将出口的不同地区和结算币种加权平均后的汇率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我国95年底的名义有效汇率基本保持在94年底的水平上,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近5.5%,1994年初汇率并轨以来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30%以上。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我国实际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1、进出口的变动;2资本净流入;3、国内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工资性支出变化的因素;4进出口税率;5国内外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基本上保证了名义汇率的稳定;但是,人民银行无法直接控制上述影响实际汇率的其它因素的变动。94年以来,国外资本流入,出口部门工资过快的增长,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国内较高通胀水平,都形成了推动实际汇率的上升的压力。在实际汇率上升的条件下,从今年起,进出口形势,从总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总量上看,对外贸易由较大顺差转为基本平衡;从结构上看,一般贸易出口下降,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出口增加。上述进出口形势的变化,对国际收支带来的重要影响是:首先,由于贸易收支在国际收支中比例的下降,将使资本帐户对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影响加大;其次,一般贸易下降说明国内可贸易品部门的相对萎缩;第三,加工贸易比例扩大,将使价格转移的可能性增加,资本管制难度增大。  94年以来,人民银行中和操作的主要形式是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同时,中央银行还采取了办理特种存款,发行中央银行融资券。在外资引进方面,开始有选择的引入项目投资,并加强了资本项下的管制;在外债管理方面,95年开始不再增加境外中长期商业贷款,而以外汇储备转存款的政策替代,并提前偿还部分利息较高的国外借款。上述措施,缓解了由于国际收支盈余给货币供给带来的压力。94年以来,我国采取收回再贷款作为主要的中和操作手段是由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所决定的。目前的存款准备金水平较高,不适宜再提高准备金率;由于财政性分权的现实,将财政性存款集中转存中央银行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中央银行虽然可以通过央行融资券来对冲外汇占款,但也受到财务成本上的限制。中央银行以收回再贷款作为主要的中和手段的原因是,1再贷款在中央银行资产中比例较高; 2 相对于财政借透支和政策性贷款,再贷款的可调控性强,弹性较大。但是,除了再贷款这一政策工具本身的特点不适宜作为中和政策手段外,中和政策能否有效主要要取决于财政政策能否相应的调整。

采纳哦